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:2024-12-31 20:59:53 来源:石家庄新闻网
饮食与口腔健康
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赵增波
口腔健康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。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预防龋齿、牙周病等口腔疾病,还能促进牙齿的坚固和健康。以下是饮食习惯如何影响口腔健康的详细介绍及相关建议。
1. 糖分摄入与龋齿风险
糖分,尤其是蔗糖,是导致龋齿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口腔中的细菌会利用糖分作为能量来源,代谢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,这些酸会侵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,进而引发龋齿。长期高糖饮食或频繁摄入含糖食物,特别是在睡前没有及时清洁牙齿,会加剧这一过程,导致牙齿损坏。
糖分摄入的典型来源:
甜食如糖果、蛋糕、巧克力。
甜饮料如碳酸饮料、果汁、含糖茶和咖啡。
隐性糖分如某些调味品(番茄酱、沙拉酱)和加工食品。
如何减少糖分对牙齿的伤害?
限制甜食摄入:减少每日甜食的摄入次数,尤其避免在两餐之间摄入含糖食物。
替代健康零食:用新鲜水果、坚果或无糖酸奶代替含糖零食。
饭后及时清洁口腔:在吃完含糖食物后,使用漱口水或清水漱口,帮助清除口腔中的糖分,或咀嚼无糖口香糖以促进唾液分泌,中和口腔酸性环境。
2. 酸性食物与牙釉质侵蚀
酸性食物和饮品会导致牙齿的酸蚀,直接损伤牙釉质。牙釉质是牙齿表面的保护层,一旦受到酸性物质的侵蚀而变薄,牙齿的敏感度会增加,且更容易出现龋齿或其他牙齿问题。
酸性食物的常见来源:
柑橘类水果(橙子、柠檬、葡萄柚等)。
碳酸饮料(苏打水、能量饮料、含糖汽水)。
果汁,尤其是柠檬汁和橙汁。
含醋的食品(如腌制食品、沙拉酱)。
如何减少酸性食物对牙齿的损害?
减少频繁摄入酸性饮料:如需饮用,可通过吸管来减少饮料与牙齿的直接接触,并尽量在饭后饮用以减轻对牙齿的损伤。
进食后避免立即刷牙:酸性食物会暂时软化牙釉质,建议饭后等待30分钟再刷牙,避免因牙釉质软化而造成的磨损。
饮用水中和口腔酸性:多喝水可冲洗酸性残留,并帮助中和口腔中的酸。
3. 富含纤维的食物与自洁功能
纤维类食物需要大量咀嚼,咀嚼过程中能刺激唾液分泌,而唾液是口腔自我清洁的重要成分,具有中和酸性、冲刷食物残渣和细菌的作用。同时,纤维类食物的粗糙质地还能帮助清洁牙齿表面,减少牙菌斑堆积。
高纤维食物的推荐来源:
新鲜的水果,如苹果、梨、橙子。
生蔬菜,如胡萝卜、芹菜、黄瓜。
全谷类食品,如糙米、燕麦、全麦面包。
食用纤维类食物的好处有哪些?
促进口腔自洁:咀嚼纤维食物能增加唾液分泌,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,降低口腔疾病风险。
帮助牙齿清洁:纤维食物的物理特性可以像天然的刷牙工具,擦除部分牙齿表面的软垢。
4. 钙、维生素D与牙齿坚固
钙和维生素D对牙齿健康至关重要。钙是牙齿和牙槽骨的主要成分,缺乏钙会导致牙齿松动或脆弱。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身体对钙的吸收。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,缺钙或维生素D不足容易导致牙齿问题,如牙齿发育不良、牙齿松动等。
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:
钙:奶制品(牛奶、酸奶、奶酪)、豆腐、杏仁、深绿色蔬菜(如西兰花、羽衣甘蓝)。
维生素D: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,也可通过食用鱼类(鲑鱼、金枪鱼)、强化牛奶和蛋黄来摄入。
建议:
保持均衡饮食:每日摄入适量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,促进牙齿和骨骼的健康。
补充维生素D:如果日照不足,考虑通过膳食补充剂补充维生素D。
5. 饮水与口腔健康
水是口腔健康不可或缺的元素。饮水能冲刷口腔,带走食物残渣,刺激唾液分泌,进而防止口腔干燥(口干症)以及相关的龋齿和牙周病问题。含氟的自来水还能强化牙釉质,减少龋齿的风险。
如何利用饮水保护口腔健康?
定期饮水:保持日常足够的水分摄入,每日饮用6-8杯水,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和清洁。
餐后漱口:饭后用清水漱口,帮助清除食物残渣和多余的糖分,预防细菌滋生。
6. 避免过量摄入坚硬食物
坚硬食物,如坚果壳、冰块等,可能会对牙齿造成机械损伤,导致牙齿断裂或磨损。咬硬物还可能引发牙齿敏感或填充物脱落。
避免牙齿损伤的饮食习惯:
选择易咀嚼的食物:避免直接咬开坚果壳、啃食冰块等,尽量选择已经去壳的坚果或使用工具处理硬物。
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一环。减少糖分和酸性食物的摄入,增加纤维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,保持足够的饮水,能够有效预防龋齿、牙周病和其他口腔疾病。合理搭配健康饮食,再加上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,是保持牙齿和口腔健康的关键。
编辑: 赵玉恒 责任编辑:尚燕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