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频道

普及健康知识 参与健康行动 提供健康服务

2020年08月11日 17:21:01 星期二

栾城区龙化村以民主自治促改革发展

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:2019-05-13 15:40:06

争当制度改革的“排头兵”  

□本报记者 杜倩倩 实习生 李坤晓

近日,记者沐浴着暖阳来到栾城区龙化村。四通八达的水泥街道,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,路边修剪整齐的绿化苗木和院前齐齐整整的小菜园,再加上满是笑脸的村民全家福,无不展示着龙化村的高颜值。

“俺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平原小村,既没有大企业,也没矿产资源,之所以能变得这么漂亮,各项工作都能走到周边村前头,主要是俺村人主动解放思想,又有让群众信服的好干部,干啥啥能成。”讲起村里这些年的“巨变”,年过八旬的老党员张楞感慨地说。

龙化人不守旧,讲民主、善于改革。“这事还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,当时俺村在全国最早试行了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》。”提起这事,村党支部书记聂建华打开了话匣子。她说,以前龙化村街道可没有这么宽,房子也没这么齐整。上世纪80年代,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,人们生活相对宽裕了,都想着修房盖屋,村里就趁这个机会对全村进行了统一规划,不但对宅基地重新规划,还划出了12米到18米的主街主路和5米宽的巷道。图纸出来了,麻烦也跟着来了。一些人盖了新房不拆旧房,不是挡了街道,就是影响后面的村民盖房,一时村里矛盾重重陷入困境,村干部人选也成了问题。

“当时乡里做工作,想让我来当村支书。我怕自己一个妇女当支书大伙儿不服气,就想让大家投票选举。”聂建华说,那是在1988年麦收前,当时不仅村里的新规划不好执行,就连村里的征购等工作也不好做,就想着要当干部必须得先得到大家认可。正赶上当年6月1日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》开始试行,他们就借机试着进行了选举。1988年6月6日选出了村党支部,聂建华当选村支书。6月8日又选出了村委会干部,冀京民当选村主任。针对村里征购、提留、宅基地等几大难,又在9月份选举成立了22人参加的村民自治委员会。从此以后,龙化村凡事共同决策,共同执行。工作由难变易,由落后变先进,并被新华社等媒体报道。1993年,民政部下发《关于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通知》,龙化村经验也作为全国村民自治的典范得以广泛推广。

村民民主自治关键在民主。新班子上任后,他们召开全村党员会、村民代表会,整理出17条村宅基地拆迁处理意见,大家同意后全都签字摁上红手印,并在村里进行了张榜公布。到1989年,全村230户全按规划盖上了新房子。聂建华说:“为让大伙儿信服,我们凡事都是党员干部以身作则,当时一个支部委员家的旧房子正占着东西大街,结果他头一个先拆了,大伙儿都服了。这才有了后来四通八达的主街和过道。也正是因为当初重新规划宅基地,给村里腾出了21亩的建设用地,为后来的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。”

后来,聂建华因为工作突出提干到了乡里和县里工作。2015年,退休后的聂建华再次回到村里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。

多年来,龙化村一直延续着民主自治和改革创新的好传统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,该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带头拆违建、清路障、清垃圾,绿化、硬化道路一直走在全区前头。他们还利用村里以前是知青点,和知青一直保持紧密联系的基础,挖掘知青文化,建设知青小镇,年接待全国范围内的知青群体、社会团体等游客两万多人。并被评为2016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。

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后,股民资格界定和股权配置成为群众最关心的问题。双女户、独女户、出嫁后离婚回村的人等特殊情况的算不算股,怎么算?针对这些问题,村“两委”干部通过多次入户走访、开座谈会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,并在党员和村民代表会上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投票,创造性地实行了土地承包权股+村民基本身份股的股权分配模式。并创建了一文件、一会议、一标语、一广播、一入户、一座谈、一草案、一公示“八步工作法”,成为全市改革样板村。

通过清产核资,收回机动地30亩,村集体收入年增加3万余元。以村党支部、村委会和全体村民持股30%的方式,入股知青小镇农宅旅游专业合作社,发展乡村旅游。目前“知青公寓”主体已经完工,今年年底就可以接待游客住宿。同时计划用省市扶持的50万元资金发展“特色大棚”。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,龙化村不仅实现了村民变股民,还实现了资源变资产,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走出了关键一步。

如今的龙化村,正在沿着民主自治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阔步前进,相信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,龙化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编辑: z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