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频道

普及健康知识 参与健康行动 提供健康服务

2020年08月11日 17:21:01 星期二

​三九隆冬 护背养阳

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:2023-01-11 09:21:33 来源:燕赵老年报

时值三九隆冬,自然界阳气很弱,寒邪较甚,加之人体阳气闭藏内敛,对机体的温煦也相对较弱,四肢躯干、五脏六腑皆易受寒邪侵袭,损伤阳气,因此冬季养生重在温补人体阳气。

中医认为,背为阳,腹为阴。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,与人体六条阳经交会于颈后大椎穴,总督人体一身之阳经,故称“阳脉之海”。五脏六腑能否正常发挥生理功能,都依赖于人体阳气充足与否。针对阳气不足的情况,可以用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在背部进行治疗和调理,使督脉及其他阳经的经气更加畅通,气血更旺盛,人体的阳气自然得到振奋和提升。

背部按摩。先将双手搓热,置于患者后背,从上而下缓慢用力按摩整个背部,以局部皮肤发热、发红为度,每次推按100~120次,每晚一次或早晚各一次。

晒后背。冬天阳光灿烂的日子,选择中午时段在太阳下晒晒后背,一般晒1小时左右。晒背温阳,四季皆宜。炎热的夏季,宜在上午9点之前晒背,以免过度暴晒。

捶打背部。捶背有很多种方法,可以用虚掌拍打、用虚拳叩击,或者用特制的叩击锤叩击背部。捶打时自上而下,力度以能耐受为宜,反复叩击多遍,每次约30分钟,每天叩击1~2次。

捏脊。捏脊是儿童推拿手法中十分常用的一种防病治病手法,成人同样适用。操作时,两手沿着脊柱两旁,将皮肤捏起,边提捏边推进,从头颈部捏向尾骶部,反复20~30遍。此手法可刺激膀胱经和分布其上的各个背腧穴,提升脏腑机能。

艾灸背部。借助艾火的热力和药力,给背部温热性刺激,可以起到温阳散寒、通经活络、行气活血的作用。艾灸有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两种方法。日常保健可选择背部的相关穴位,如大椎穴、三焦俞、膀胱俞等(如图示),每个穴位艾灸10分钟左右。艾灸时要注意局部温度不可太高,以免烫伤,最好边灸边移动,同时不停按摩艾灸部位。艾灸前后最好喝点温开水,以助气血流畅和阳气提升。平时要防寒保暖,避免背部受凉,以防感冒或诱发其他疾病。

陈其华/文

编辑: 李炳瑶